2018年1月6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杨丽丽会长和中华少年儿童救助慈善基金会王林理事长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年会暨“中华经典传承工程”启动仪式’上签署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华经典传承”专项基金设立协议书。
王林理事长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去年 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使得中国的公益慈善行业做到了有法可依。而慈善法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它界定了中国的慈善不仅仅是扶危济困,不仅仅是施舍,而更多的是参与。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环保都被列入了慈善的范畴。所以,我们现在不仅仅专业从事公益慈善,同时我们做文化的同志实际上也是公益慈善的工作者,我们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因为我们在过去的扶贫济困当中, 我们发现很多的少年儿童包括年轻的大学生不仅仅是你给他解决温饱,给他送一些物质的东西,恰恰他们在精神的需求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上也有着很深的渴望。
因此我们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合作,希望我们一起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当中, 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广大青少年当中进行推广、倡导和发扬。
王林理事长在讲话中说:中华少年儿童救助慈善基金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是强强合作,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广大青少年当中进行推广、倡导和发扬方面作出应有的努力。
王林理事长希望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仅仅迎来我们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大发展,同时也真正能够实现先人提出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大同社会,让我们所有祖国的孩子在祖国的蓝天下能够健康的成长。”
杨丽丽会长在大会讲话中说,中华传统经典的传承,是中华精神命脉的传承。我们要通过公益慈善的方式,支持全民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让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国家富强所带来的物质上的富足和传统文化智慧带来的精神上的给养。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设立的“中华经典传承基金”是为了推动全社会重视中华经典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同时让全社会更多人参与到中华经典的传承工作中来,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近中华经典,让每一个孩子都不会因物质的匮乏和教育资源的欠缺而无法接触中华经典。
中华经典传承工程负责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执行秘书长黄保余在启动仪式上向大家介绍了中华经典传承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特别是如何建立长期机制,通过捐建中华经典传统文化书籍、开展经典教育诵读活动、举行传统文化教育展示活动这三大内容,推动全社会重视中华经典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全面解决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无法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现状,打通全民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公里”,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让中华传统经典的智慧和文化的精髓遍地开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认识和享受到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给他们的精神和生活上带来的给养。愿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所有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幸福,在智慧中成长!